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史晓光,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2013年-2015年于美国Johns Hopkins Hospital做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的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自2014年起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先后参与完成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甲状腺专业文章20余篇,包括BMJ、Thyroid、JCEM等国际权威杂志,累计影响因子100余分。现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甲状腺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甲状腺学组组员、辽宁省免疫学会内分泌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免疫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史晓光,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2013年-2015年于美国Johns Hopkins Hospital做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的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自2014年起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先后参与完成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甲状腺专业文章20余篇,包括BMJ、Thyroid、JCEM等国际权威杂志,累计影响因子100余分。现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甲状腺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甲状腺学组组员、辽宁省免疫学会内分泌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免疫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2014-2017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Find-me和Eat-me信号在NOD.H-2h4 小鼠自身免疫甲状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019-2020年主持辽宁省科技重大项目或部委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机制研究:免疫代谢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异常
2019-2022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免疫代谢调节机制:糖酵解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研究
2022-202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DM5C调控lncRNA-NONHSAT185097.1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自身免疫甲状腺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2014-2017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Find-me和Eat-me信号在NOD.H-2h4 小鼠自身免疫甲状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019-2020年主持辽宁省科技重大项目或部委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机制研究:免疫代谢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异常
2019-2022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免疫代谢调节机制:糖酵解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研究
2022-202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DM5C调控lncRNA-NONHSAT185097.1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自身免疫甲状腺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2年以通讯作者于World J Surg Oncol.发表论著:Evaluate the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value ofNUSAP1 in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and identify the relationship with genes,proteins, and immune factors
2021年以通讯作者于Frontiersin Endocrinology发表论著:Reversalof Abnormal CD4+ T Cell Metabolism Alleviates Thyroiditis by Deactivating themTOR/HIF1a/Glycolysis Pathway
2020年以并列第一作者于EuropeanJournal of Nutrition.发表论著:A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urinary iodine concentration and the prevalence ofhyperuricemia and gout: a cross-sectional and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Mainland China
2020年以并列第一作者于Thyroid发表论著:Theeffect of increased iodine intake on serum thyrotropin: A cross-sectional,Chinese nationwide study
2020年以并列第一作者于EndocrinePractice发表论著:Thecorrelation between metabolic disorders and TPOAb/TgAb: a cross-sectionalpopulation-based study
2020年以并列第一作者于BMJ发表论著:Prevalence of diabetes recorded in mainland China using 2018 diagnostic criteria from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national cross sectional study
2020年以并列第一作者于Thyroid发表论著:An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Iodine Intake and Thyroid Antibodies: A NationalCross-Sectional Survey in Mainland China
2019年以通讯作者于Thyroid发表论著:Sphk1/S1P/S1PR1Signaling i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utoimmune Thyroiditis in Patientsand NOD.H-2h4 Mice.
2018年以通讯作者于BiolTrace Elem Res发表论著:PhagocytosisDeficiency of Macrophages in NOD.H-2h4 Mice Accelerates the Severity ofIodine-Induced Autoimmune Thyroiditis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