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马春燕
浏览量:1505   转发量:160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博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第一临床学院
  • 所属科室:心血管超声科
  • 所属专业: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邮箱 : mcy_echo@163.com
  • 工作电话 : 024-83282129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马春燕,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高校“校园先锋示范岗”,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教研室主任,心血管超声科主任,辽宁省影像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常务委员及辽宁省医学会超声分会主任委员等。

       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作为中共党员,多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赴西藏那曲、宁夏回族自治区、宽甸等医院参加医疗援助工作。

        研究方向为超声新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研究,主持国家级及省市级课题12项,自选合作课题2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67篇。主持全国多中心研究7项。申请专利10项。获省市科技奖7项。主编及副主编著作5部。

       共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40余名,研究生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级及省市级课题6项,申请国家专利4项。国内外会议发言及获奖40余人次。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研究生5名,沈阳市优秀研究生4名,辽宁省优秀学位论文2篇,校级优秀学位论文5篇,辽宁省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超声新技术,人工智能,冠心病,心律失常及CRT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超声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超声科(原心功能科)于1980年成立,2009年更名为心血管超声科,依托于辽宁省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重点实验室平台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现为国家培育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辽宁省重点学科;国家教委博士学位授予点,东北地区专科声誉排名前三名。心血管超声科以心脏和血管疾病规范化超声诊断及新技术开展为中心,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发展,拥有国内外领先的临床技术水平及临床医学研究能力,已成为辽沈乃至东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的心血管超声专科之一。

       科室目前有医护人员44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研究生导师7人。硕士及以上学位38人,博士后7人,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1人,辽宁省高校“校园先锋示范岗”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沈阳市领军人才1人、高层次人才2人。

       科室创办微信公众号“医苑心影”,每周发布系列线上公开课,每月分享特殊病例以及健康科普知识,为提高辽宁省超声水平及保障人民健康做出贡献。

(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教研室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教研室依托于省部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辽宁省唯一的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现为辽宁省影像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辽宁省重点临床专科。本中心技术全面、学组完善,现开展各项超声诊断和介入诊疗工作,多项新技术处于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基地设备精良,硬件一流,拥有国际顶尖超声诊断仪、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仿真操作体模等,图书室、多功能会议室等一应俱全,率先开展多项超声新技术,获评“东北地区专科声誉排名奖”特殊贡献奖‍。基地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高级职称30人,研究生导师16人,住培指导教师40余人。自2007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起,培养了大批超声医学人才。
 (三)辽宁省影像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辽宁省影像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肿瘤及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等平台,与省内15家医院、国内领先超声学科、东北大学、超声医疗研发部门构建了协作研究中心,并牵头成立了“心北方”心脏超声联盟(北方7省2市)及东三省血管超声联盟,已组建了一支具备领军人才、技术骨干、中青年人才、多学科交叉的协同创新团队,共设置10个亚专业,骨干成员44人,专业设置完备,人才梯队完善。中心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具有合理规范的组织构架和自上而下全面辐射的网络构架,引领创新性的超声新技术研发,突破现有超声技术瓶颈,拓展超声应用范畴,推进资源共享、创新协同及远程医疗等超声医学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优势诊疗资源辐射力,提升辽宁省超声医学整体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
                  微信图片_20230909215124(1)             微信图片_20230910173337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第一临床学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级及省市级课题12项,自选合作课题2项,包括: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辽宁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计划等


研究成果

1. 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67篇,II区以上23篇,累积影响因子300余分。

2. 主持临床多中心研究7项。

3. 申请专利10项。

4. 主编及副主编著作5部,编委10部,参编“十四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教材和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管理规范。


岗位信息
在岗状态:在岗

工作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是否学科带头人:
导师经历
人才层次: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人才入选项目:

左心室心肌纤维化的超声新技术评价系统


是否具有国际合作:

是否具有国外访学经历:

所在团队及任职情况:辽宁省影像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教研室及心血管超声科主任


导师荣誉
导师荣誉称号:                                                                                                                              

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辽宁省高校“校园先锋示范岗”,全国及辽宁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专业基地主任”,沈阳市领军人才,中国医科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所在平台情况:

(一)中国医科大学心血管超声科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超声科(原心功能科)于1980年成立,2009年更名为心血管超声科,依托于辽宁省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重点实验室平台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现为国家培育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辽宁省重点学科;国家教委博士学位授予点,东北地区专科声誉排名前三名。心血管超声科以心脏和血管疾病规范化超声诊断及新技术开展为中心,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发展,拥有国内外领先的临床技术水平及临床医学研究能力,已成为辽沈乃至东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的心血管超声专科之一。

       科室目前有医护人员44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研究生导师7人。硕士及以上学位38人,博士后7人,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1人,辽宁省高校“校园先锋示范岗”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沈阳市领军人才1人、高层次人才2人。
(二)辽宁省影像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简介
      辽宁省影像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肿瘤及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等平台,与省内15家医院、国内领先超声学科、东北大学、超声医疗研发部门构建了协作研究中心,并牵头成立了“心北方”心脏超声联盟(北方7省2市)及东三省血管超声联盟,已组建了一支具备领军人才、技术骨干、中青年人才、多学科交叉的协同创新团队,共设置10个亚专业,骨干成员44人,专业设置完备,人才梯队完善。中心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具有合理规范的组织构架和自上而下全面辐射的网络构架,引领创新性的超声新技术研发,突破现有超声技术瓶颈,拓展超声应用范畴,推进资源共享、创新协同及远程医疗等超声医学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优势诊疗资源辐射力,提升辽宁省超声医学整体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中国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处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