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冯娟
浏览量:684   转发量:207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博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第二临床学院
  • 所属科室:神经内科
  • 所属专业: 神经病学
  • 邮箱 : fengjuan99@hotmail.com
  • 工作电话 : 024-9661528111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教研室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辽宁省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神经变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免疫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萎缩侧索硬化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生化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神经免疫与感染学组组长、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辽宁省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Neurol Regeneration Research》等杂志编委、常务编委,《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副主编等职。2009年入选辽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018年入选沈阳市领军人才。目前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省部级以上基金课题,科研经费350余万。以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0余篇,SCI55余篇,IF190以上,JCR 12篇,JCR 216篇。参与编写多部教材,包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神经病学》等。2021年获省科技二等奖第一负责人。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神经免疫疾病,脑血管病,帕金森病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作为辽宁省神经病学和神经免疫学术带头人,神经内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和创建了优秀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上由2017年的第40位,攀升至2021年的第18位,省内排名第一,国内领先水平。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名,博士生20余名(包括在读)。其中1人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人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人次获省科学基金,6人次获博士后启动基金等课题,8人次获国家奖学金、15人次获省市校级优秀毕业生等。作为神经免疫学术带头人,建立了完善的神经免疫团队,并推进了全省各级神经免疫亚专科的建设,凭借在神经免疫领域的突出业绩,获批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批9家神经免疫与感染疾病研究分中心之一。此外,作为神经内科学术带头人,还创建了多个学科以及学术平台,包括辽宁省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健委高级卒中中心、中国抗癫痫协会综合癫痫中心等。



项目情况

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省部级以上基金课题,科研经费350

余万。包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ghrelin靶向调控溶酶体功能对帕金森病α-突触核蛋白聚集、传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2271275 长链非编码RNA H19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JH2/10300047 STEAP4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神经元铁死亡的机制研究)、

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指导计划项目(丹参酮IIA治疗EAE血脑屏障破坏及免疫炎症的表观遗传分子机制研究)、

国家973计划(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

丁苯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报考意向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省部级以上基金课题,科研经费350余万。目前在研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2271275,ghrelin靶向调控溶酶体功能对帕金森病α-突触核蛋白聚集、传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0JH2/10300047,STEAP4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神经元铁死亡的机制研究)。




研究成果

2021年获辽宁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编号2021-J-2-46-R01,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新靶点的理论探索及临床应用),为第一完成人。



岗位信息
在岗状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病学教研组主任,第一神经内科病房主任,教授

工作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是否学科带头人:




导师经历
人才层次:2009年入选辽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

人才入选项目:

2009年入选辽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018年入选沈阳市领军人才


是否具有国际合作:



是否具有国外访学经历:



所在团队及任职情况:

作为辽宁省神经病学和神经免疫学术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和创建了优秀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名,博士生20余名(包括在读)。其中1人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人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人次获省科学基金,6人次获博士后启动基金等课题,8人次获国家奖学金、15人次获省市校级优秀毕业生等。作为学术带头人,获批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批9家神经免疫与感染疾病研究分中心之一。创建了多个学科以及学术平台,包括辽宁省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健委高级卒中中心、中国抗癫痫协会综合癫痫中心等。

现任中华医学会辽宁省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神经变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免疫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萎缩侧索硬化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生化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神经免疫与感染学组组长、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等职。





导师荣誉
导师荣誉称号:

多次获评校优秀研究生导师。

所在平台情况:

所在科室获批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批9家神经免疫与感染疾病研究分中心之一。创建了多个学科以及学术平台,包括辽宁省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健委高级卒中中心、中国抗癫痫协会综合癫痫中心等。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中国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处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