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赵琳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3-09-07 导师主页
赵琳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药学院
药理学
基于多组学和大数据分析的肿瘤微环境与异质性相关研究,肿瘤微环境细胞间互作,抗肿瘤生物新药研发
zl_cmu@163.com

女,44岁,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中国药理学学会理事;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样板支部”、辽宁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先后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沈阳市高层次人才,曾获得“中国药理学会青年药理学家”、“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多项奖励。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cancer”、“Oncogene”、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等SCI源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向科研基金、辽宁省重大专项、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省部级科技项目5项;作为主要完成者获得教育部科技成果和辽宁省科学技术奖等奖励多项,申请专利9项,授权4项;国家金课《药理学》主讲人,主编《药事管理学》国家规划教材;主持国家级、省级教学课题3项,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培养硕博士研究生50余人,博士后5人,指导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及辽宁省优秀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等奖励10余人次、获全国互联网+银奖等5项。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肽体AX2-PB靶向抗脑胶质瘤的ADCP效应与免疫学机制》(2024. 01-2027.12, No.82373229, 49.0万元);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HIF-2α驱动SCD1介导脂代谢重编程调控TAM/BCSCs细胞间通讯诱导耐药性的分子机制》(2021. 01-2024.12, No. 82073281, 56.0万元);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PGE2/MFG-E8正反馈环路调控乳腺癌耐药细胞与巨噬细胞交互对话的机制研究》(2016. 01-2019.12, No.81573462, 66.0万元);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miR-30家族靶向作用FANCF调控乳腺癌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分子机制》(2013. 01-2015.12, No. 81202551, 23.0万元);

5. 辽宁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免疫靶向抗肿瘤Fc融合肽体原创新药研发》中子课题3“新型Fc融合肽体免疫脱靶效应与安全性考察”(2019.10.1-2021.9.30,100.0万);

6. 菌体展示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的新型肿瘤靶向多肽和标记物筛选与评价》(2019. 01-2021.01,No. XLYC1807201,50万元);

7. 辽宁省教育厅重点攻关/服务地方项目-《新型卵巢癌归巢肽的研发及应用研究》(2020. 01-2022.12,No. ZF2019038, 3.0万)

8.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肿瘤微环境介导的乳腺癌细胞耐药性》(2015-2018,No.LJQ2015118, 12.0万元);

9.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向科研基金(新教师类)—《miRNAs调控乳腺癌细胞中FANCF表达与功能研究》,起止时间: 2013.01-2015.12(No. 20122104120031, 4.0万元);

10.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一般项目《miR-127-5p调控乳腺癌细胞ERβ表达与功能机制研究》(2011. 12-2014.12,No,L2011127, 6.0万元);

11. 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项目《miR-148a调控ERa 介导的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作用的分子机制》(2012.01-2014.12, No.20111107, 4.0万元);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1. Wei Xin, Lin Wang, Jiahui Lin, Yanbu Wang, Qi pan,Yang Han, Zhiye Bao, Shun Zong, Ying Cheng, Xuchun Chen, Lin Zhao*, Heran Li*.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with chiral pattern topological structure function as “antiskid tires” on the intestinal mucosa to facilitate oral drugs delivery.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23 Mar;18(2):100795.(IF =10.2, 中科院升级版1区);

2. Ruixue Bai, Yunong Li, Lingyan Jian, Yuehui Yang, Lin Zhao* and Minjie Wei. The hypoxia-driven crosstalk between tumor and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treatment strategies. Molecular Cancer. 2022 Sep 8;21(1):177.(IF 37.3, JCR:1区;中科院升级版1区).

3. Jia SongYuexin GeXiaoyu Sun , Qiutong Guan , Shiqiang Gong , Minjie Wei , Jumin NiuLin Zhao*. Noncoding RNAs related to the hedgehog pathway in cancer: clinical implicatio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Molecular Cancer. 2022 May 17;21(1):115(IF 37.3, JCR:1区;中科院1区).

4. Lin Zhao, Longyang Jiang, Ming Zhang, Qiang Zhang, Qiutong Guan, Yalun Li, Miao He, Jingdong Zhang*,Minjie Wei*. NF-κB-activated SPRY4-IT1 promotes cancer cell metastasis by down-regulating TCEB1 mRNA via Staufen1-mediated mRNA decay. Oncogene. 2021 Jul;40(30):4919-4929. (IF 8.756, JCR:1区;中科院升级版1区).

5.Ming Zhang#, Yan Wang#, Longyang Jiang, Xinyue Song, Ang Zheng, Hua Gao*, Minjie Wei*, Lin Zhao*.LncRNA CBR3-AS1 regulates of breast cancer drug sensitivity as a competing endogenous RNA through the JNK1/MEK4‑mediated MAPK signal pathwa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21 Jan 25;40(1):41. (IF=12.658, JCR:1区;中科院升级版1区)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1940年9月在延安,经毛泽东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11月,在沈阳合并了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前身为满州医科大学,1911年由日本国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建立)和原私立辽宁医学院(前身为盛京医科大学,1883年由英国苏格兰教会建立)。中国医科大学是卫生部原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8万多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著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担任副部级以上职务百余位,卫生部正、副部长9位,将军4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3位。

  学校设有28个院、系、部。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等6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5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67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内科学(呼吸系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普外)、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0个;“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29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教学项目有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临床医学拔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1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精品课程11门,教学团队2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精品教材2本;省级教学项目有示范性专业7个,品牌专业1个,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重点支持专业1个,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4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13门,教学团队10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实践教育基地(校外)2个,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精品教材8本。有国家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3个,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4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5个,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研究中心3个;有辽宁省医疗中心54个。学校附属3所综合性医院和1所专科性医院,开放床位8304张,牙科综合治疗椅185张。

  学校在职教职工1371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3.7%,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在职的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59人,辽宁省领军人才2人,辽宁特聘教授9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1人。教授级633人,副教授级905人,研究生指导教师994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472人。在校各类学生57799人,全日制在校生16029人,其中博士生1163人,硕士生3951(含七年制)人,普通本专科生9480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439人,附设卫生学校学生996人。

  教师中在中华医学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常委(常务理事)以上者65人,其中担任主任委员者11人(含候任主任委员和名誉主任委员),担任副主任委员者18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1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2个,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3人、卫生部11人次、省级7人次,辽宁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12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05人、千人层次88人。

  学校总占地面积1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2.9万平方米。图书馆是卫生部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东北地区中心馆,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馆藏纸质书刊112万册,电子资源计20TB;订购中外文全文书刊数据库31种,日文医学文献收藏尤其丰富,为全国日文医学文献中心馆。实验动物部是辽宁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和辽宁省转基因动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主办学术期刊16种。

  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以及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地区的82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与世界银行(WBG)、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等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有300多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荣誉职称,先后派出教师5133人次到国外研修和考察,近年来开展了56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34个CMB项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