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临床学院-李贺明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5-19 导师主页
李贺明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第一临床学院
肿瘤学
恶性肿瘤液体活检转化研究,胸部和消化道肿瘤侵袭转移分子机制,胸部肿瘤液体活检转化研究及侵袭转移分子机制研究
liheming8563@hotmail.com

硕士招生专业

1
肿瘤学
2023
2
学术型硕士
不区分方向
2
肿瘤学
2023
2
专业学位硕士
不区分方向

李贺明,女,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4年7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肿瘤学博士学位。同年入职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工作。2016年1月-2017年10月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进修学习。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入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博士后流动站。2021年5月入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二病房(人才引进)。中国医科大学青年骨干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是消化道肿瘤侵袭转移分子机制及液态活检相关性研究。首次建立以胸部和消化道肿瘤为研究中心的循环血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平台,并开展一系列临床转化医学研究。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1项,CSCO和CTONG青年基金各1项,沈阳市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大连市卫生局1项,大连市高层次人才青年科技之星创新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12篇,论文引用1000余次。获得辽宁省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主要学术任职

1)    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2)    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中西医整合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3)    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第二届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4)    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肿瘤精准诊疗与临床转化专业委员会常委

5)    辽宁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青年委员

6)    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7)    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青年专家委员会(CTONG YOUNG)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8)    辽宁省免疫学学会肿瘤免疫分会第第二届委员

9)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专业委员会辽宁基地委员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82373288, IGF-I的m6A去甲基化修饰驱动波形蛋白膜转位诱导CSV阳性胃癌细胞转移机制研究, 2024-01至2027-12,49万元, 在研, 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青年项目, 81502124, MEMO1调控IGF-IR介导HER2阴性胃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2016-01至2018-12,18万元, 结题, 主持

3)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2019-MS-010, 基于细胞表面波形蛋白特异性标记法的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及其调控胃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2019-10至2021-10, 5万元, 在研, 主持

4)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RC220284,基于新型分子标志物特异性标记法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评估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的转化应用研究,2022-01至2024-12, 15万元, 在研, 主持

5)     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肺癌研究基金,CTONG-YC20220111,基于新型分子标志物特异性标记法检测循环肿瘤细胞评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的转化应用研究,2023-01至2025.12,30万元,在研,主持

6)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 恒瑞基金项目, Y-HR2018-117, 卡瑞利珠单抗逆转鼻咽癌放射抵抗的机制研究, 2018-01至2020-12, 7万元, 在研, 主持

7)     大连市科学技术局,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 2018RQ25, 基于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和光流控芯片法筛选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 2019-01至2020-12, 10万元, 在研, 主持

8)     大连市科学技术局, 大连市医学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1911096, MicroRNA-200c调控放射抵抗性鼻咽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2019-01至2020-12, 2万元, 在研, 主持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近五年)标明第一、通讯作者文章: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4篇,其中中科院1区论文12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98.4分。

1)      Heming Li#(李贺明,第一), Jinshan Yan#, Tao Han*, Combination strategies i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e CARES-310 trial. Lancet. 2024 Oct 12;404(10461):1403-1404.(IF=98.4,1区)

2)      WenJing Qian#, JinShan Yan#, XiaoYu Gang#, Lu Xu#, Sha Shi#, Xin LiFangJian NaLuTong Cai, Heming Li*(李贺明,共同通讯)*, MingFang Zhao*.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 From molecular functions to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cancer investigation. Biochim Biophys Acta Rev Cancer. 2024 Sep 22:189187. (IF: 9.7) (1区)

3)      Xiaoyu Gang#, Jinshan Yan#, Xin Li#, Sha Shi#, Lu Xu, Ruotong Liu, Lutong Cai, Heming Li*(李贺明,共同通讯)* , Ming Fang Zhao*.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Rechallenge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urrent Evide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 Cancer Lett. 2024 Sep 9:217241. (IF: 9.1) (1区)

4)      Tian Yao Liu #Jin Shan Yan#Xin Li#Lu Xu#Jun Li HaoSu Ya ZhaoQi Lin HuFang Jian NaHe Ming Li(李贺明,共同通讯)*, Yue Zhao* , Ming Fang Zhao* FGL1: a novel biomarker and target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romoting tumo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 through KDM4A/STAT3 transcription mechanism. J Exp Clin Cancer Res. 2024 Aug 1;43(1):213. (IF: 11.4) (1区)

5)      Li H#*(李贺明,第一) Zhu YZ#, Xu L#, Han T#, Luan J#, Li X#, Liu Y, Wang Z, Liu Q, Kong X, Zou C, Su L, Hou Y, Chen X, Chen L, Wang R, Xu Z*, Zhao M*. Exploring new frontiers: cell surface vimentin as an emerging marker for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nd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target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J Exp Clin Cancer Res. 2024 Apr 30;43(1):129. (IF: 11.4) (1区)

6)      Li H#(李贺明,第一), Hao X#, Tao Han. Multikinase inhibitor-based immunotherapy doublet for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ts efficacy still needs to be determined. Hepatobiliary Surg Nutrition. 2023 Jun 1;12(3):468-471 (IF: 8) (1区)

7)      Tian Y, Xu L, Li X, Li H*(李贺明,共同通讯), Zhao M*. SMARCA4: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Cancer Lett. 2023 Feb 1;554:216022. (IF: 9.756) (1区)

8)      Liu M#, Li H#(李贺明,第一), Zhang H, Zhou H, Jiao T, Feng M, Na F, Sun M, Zhao M, Xue L, Xu L.RBMS1 promotes gastric cancer metastasis through autocrine IL-6/JAK2/STAT3 signaling. Cell Death Dis. 2022 Mar 31;13(3):287 (IF: 9.685) (1区).

9)      Qian W, Zhao M, Wang R, Li H*(李贺明,通讯). Fibrinogen-like protein 1 (FGL1): the next immune checkpoint target. 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 2021 Sep 15;14(1):147. (IF: 23.168) (1区)

10)   Liu M#, Wang R#, Sun X, Liu Y, Wang Z, Yan J, Sun M*, Li H*(李贺明,通讯).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D-L1 expression on cell-surface vimentin-positive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Molecular Oncology 2020 Apr;14(4):865-881 (IF: 6.574) (2区)

11)   Li H(李贺明, 第一), Meng QH, Noh H, Somaiah N, Torres KE, Xia X, Batth IS, Joseph CP, Liu M, Wang R, Li S*. Cell-surface vimentin-positive macrophage-like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s a novel biomarker of metastatic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Oncoimmunology 2018 Jan 8;7(5):e1420450 (IF: 5.333) (1区)

12)   Li H(李贺明, 第一), Meng QH, Noh H, Batth IS, Somaiah N, Torres KE, Xia X, Wang R*, Li S*. Detec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from cryopreserved human sarcoma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Cancer Letters 2017 Sep 10;403:216-223 (IF: 6.491) (1区)

13)   Li H(李贺明, 第一), Batth IS, Qu X, Xu L, Song N, Wang R*, Liu Y*. IGF-IR signaling in 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targeting IGF-IR therapy: overview and new insights. Molecular Cancer 2017 Jan 30;16(1):6. (IF: 7.776) (1区)

14)   Li H(李贺明, 第一), Xu L, Li C, Zhao L, Ma Y, Zheng H, Li Z, Zhang Y, Wang R, Liu Y*, Qu X*. Ubiquitin ligase Cbl-b represses IGF-I-induced 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via ZEB2 and microRNA-200c regulation in gastric cancer cells. Molecular Cancer. 2014 (IF: 4.257) (2区)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1940年9月在延安,经毛泽东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11月,在沈阳合并了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前身为满州医科大学,1911年由日本国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建立)和原私立辽宁医学院(前身为盛京医科大学,1883年由英国苏格兰教会建立)。中国医科大学是卫生部原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8万多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著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担任副部级以上职务百余位,卫生部正、副部长9位,将军4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3位。

  学校设有28个院、系、部。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等6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5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67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内科学(呼吸系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普外)、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0个;“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29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教学项目有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临床医学拔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1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精品课程11门,教学团队2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精品教材2本;省级教学项目有示范性专业7个,品牌专业1个,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重点支持专业1个,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4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13门,教学团队10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实践教育基地(校外)2个,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精品教材8本。有国家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3个,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4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5个,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研究中心3个;有辽宁省医疗中心54个。学校附属3所综合性医院和1所专科性医院,开放床位8304张,牙科综合治疗椅185张。

  学校在职教职工1371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3.7%,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在职的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59人,辽宁省领军人才2人,辽宁特聘教授9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1人。教授级633人,副教授级905人,研究生指导教师994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472人。在校各类学生57799人,全日制在校生16029人,其中博士生1163人,硕士生3951(含七年制)人,普通本专科生9480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439人,附设卫生学校学生996人。

  教师中在中华医学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常委(常务理事)以上者65人,其中担任主任委员者11人(含候任主任委员和名誉主任委员),担任副主任委员者18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1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2个,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3人、卫生部11人次、省级7人次,辽宁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12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05人、千人层次88人。

  学校总占地面积1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2.9万平方米。图书馆是卫生部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东北地区中心馆,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馆藏纸质书刊112万册,电子资源计20TB;订购中外文全文书刊数据库31种,日文医学文献收藏尤其丰富,为全国日文医学文献中心馆。实验动物部是辽宁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和辽宁省转基因动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主办学术期刊16种。

  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以及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地区的82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与世界银行(WBG)、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等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有300多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荣誉职称,先后派出教师5133人次到国外研修和考察,近年来开展了56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34个CMB项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