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临床学院-曲秀娟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3-09-10 导师主页
曲秀娟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第一临床学院
肿瘤学
消化道肿瘤的靶向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免疫治疗
xjqu@cmu.edu.cn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辽宁省肿瘤药物与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肿瘤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国医大一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兼任中国临床肿瘤学(CSCO)理事,CSCO智慧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胃癌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癌专委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总干事,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胃癌学组委员,CSCO免疫治疗、抗肿瘤药物安全、临床研究专委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候任主委,辽宁省免疫学会肿瘤学分会候任主委,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委会候任主委等。作为首席专家和主要任务负责人,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各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候选人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 Clinical Oncology》(IF:26.303)、《Advanced Science》(IF:15.1)、《Molecular Cell》(IF:14.548)、《J Exp Clin Cancer Res》(IF:12.658)、《Cancer Lett》(IF: 9.756)、《Cancer Immunol Res》(IF:9.188)发表英文论文118篇(近5年75篇),影响因子累计511.68分(近5年399.65分)。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专利2项,被评为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百人层次,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青年名医,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基于药代和基因检测的抗HIV和抗肿瘤药物精准化临床疗效评价技术平台的建设,“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7.6~2020.12

2.CALCOCO2调控胃癌细胞释放exosomal CD36驯化腹膜间皮细胞促进胃癌腹膜转移的机制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2023.1-2026.12

3.Exosomal UBE3B 诱导腹膜 “龛” 的形成促进胃癌腹膜转移的机制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2020.1-2023.12

4.CXCR4/CXCR7双通路促进胃癌转移的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1.1-2019.12.31

5.胃癌精准免疫及靶向治疗的临床与转化研究创新团队,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2021.1-2023.12

6.沈阳市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沈阳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2021.1-2023.12

7.消化系统肿瘤预后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模型的建立与机制研究,2022中国医科大学科研平台支持项目(科技厅支持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经费),2022.12.1-2024.11.30

8.抗肿瘤免疫治疗抵抗中的代谢基础及转化研究,“中国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科学家合作伙伴”项目,2022.1-2023.12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成果获奖:

部级

1.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抗癌协会,2014.09。

2.  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中华医学会,2014.01。

3. 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2013.12。

省级

4. 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辽宁省人民政府,2019.02。

5. 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辽宁省人民政府,2017.02。

6.辽宁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辽宁省医学会,2016.10。

7. 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委员会,2016.07。

8.  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委员会,2015.07。

9. 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2014.11。

10. 辽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辽宁省医学会,2014.09。

11. 辽宁省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2013.12。

12.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2010.12。

市级

13.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沈阳市人民政府,2017.01。

14. 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2014.10。

 

著作及论著:

作者姓名 专著/共识名称 发表时间 角色 发表情况(出版社、刊物期号、学术会议名称)
曲秀娟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2》 2022年4月 编委 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978-7-117-32964-4
曲秀娟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1》 2021年4月 编委 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978-7-117-31411-4
曲秀娟 《中国临床肿瘤学进展2021》 2021年9月 编委 人民卫生出版社978-7-117-31985-0
曲秀娟 《结直肠癌临床实践研究与解析》 2020年10月 编委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978-7-5713-1229-9
曲秀娟 《临床大肠外科疾病诊治要点》 2017年6月 副主编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978-7-5576-3930-3
曲秀娟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0》 2020年4月 编委 人民卫生出版社978-7-117-30408-5
曲秀娟 《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研究进展2018》 2019年7月 编委 人民卫生出版社978-7-117-27359-6
曲秀娟 《靶向治疗-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2023》 2023年2月 副主编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曲秀娟 《胃癌高通量测序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023年3月30日 编委 中国肿瘤临床
曲秀娟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胃癌2022版 2022年5月 编委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曲秀娟 《胃肠保护—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2023》 2023年3月 编委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论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肿瘤学杂志《J Clinical Oncology》、《Molecular Cell》、《Cancer Immunol Res》 (封面文章)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影响因子累计近400余分。代表论文(一区):

1.Zhang L, Qu X, Liu Y. Reply to M.F. Chong et al. J Clin Oncol. 2018;36(8):828-829. (IF=28)

2. Zhang LY, Qu XJ, Teng YE, Shi J, Yu P, Sun T, Wang JY, Zhu ZT, Zhang XN, Zhao MF, Liu J, Jin B, Luo Y, Teng Z, Dong YY, Wen FG, An YZ, Yuan CJ, Chen TJ, Zhou LZ, Chen Y, Zhang J, Wang ZH, Qu JL, Jin F, Zhang JD, Jin XH, Xie XD, Wang J, Man L, Fu LY, Liu YP*. Efficacy of Thalidomide in Preventing Delayed Nausea and Vomiting Induced by Highly Emetogenic Chemotherapy: 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I Trial (CLOG1302 study). J Clin Oncol. 2017; 35(31):3558-3565 (IF=26)

3.Cai G, Qi Y, Wei P, Gao H, Xu C, Zhao Y, Qu X. IGFBP1 Sustains Cell Survival during Spatially-Confined Migration and Promotes Tumor Metastasis. Adv Sci (Weinh). 2023 Jun 9:e2206540. doi: 10.1002/advs.202206540.(IF=15)

4.Wang X, Liu R, Qu X, Yu H, Chu H, Zhang Y, Zhu W, Wu X, Gao H, Tao B, Li W, Liang J, Li G*, Yang W*. α-Ketoglutarate-Activated NF-κB Signaling Promotes Compensatory Glucose Uptake and Brain Tumor Development. Mol Cell. 2019 Aug 6. pii: S1097-2765(19)30537-4. (IF=15)

5.Xiaoxun Wang#, Xiaofang Che#, Yang Yu, Yu Cheng, Ming Bai, Zichang Yang, Qiqiang Guo, Xiaochen Xie, Danni Li, Min Guo, Kezuo Hou, Wendong Guo, Xiujuan Qu*, Liu Cao*. Hypoxia-autophagy axis induces VEGFA by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 to promote gastric cancer peritoneal metastasis through an integrin α5-fibronectin pathway. J Exp Clin Cancer Res. 2020 Oct 20;39(1):221. doi: 10.1186/s13046-020-01703-x IF: 12.658 Q1 .  (IF=12)

6.Wanxia Fang#, Xiaofang Che#, Guohui Li, Anhui Wang, Yizhe Wang, Xiaonan Shi, Kezuo Hou, Xiaojie Zhang, Xiujuan Qu*, Yunpeng Liu*.Sur-X, a Novel Peptide, Kills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by Targeting survivin-XIAP Complex. J Exp Clin Cancer Res. 2020 May 7;39(1):82. doi: 10.1186/s13046-020-01581-3 IF: 12.658 Q1 . (IF=12) 

7.Ma R., Liu Y., Che X., Li C., Wen T., Hou K., Qu X. Nuclear PD-L1 promotes cell cycle progression of BRAF-mutated colorectal cancer by inhibiting THRAP3. Cancer Lett [J]. 2022, 527(127-139. doi:10.1016/j.canlet.2021.12.017 IF: 9.756 Q1 . ISSN:0304-3835. (IF=9.7)

8.Wen T#, Wang ZN#, Li Y, Li Z, Che XF, Fan YB, Wang S, Qu JL, Yang XH, Hou KZ, Zhou WY, Xu L, Li C, Wang J, Liu J, Chen LQ, Zhang JD, Qu XJ*, Liu YP*.A Four-Factor Immunoscore System That Predicts Clinical Outcome for Stage II/III Gastric Cancer. 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 2017;5(7):524-534. (IF=9)

9.Zhang Y, Qu X, Hu X, Yang X, Hou K, Teng Y, Zhang J, Sada K, Liu Y*. Reversal of P-glycoprotein-mediated multi-drug resistance by the E3 ubiquitin ligase Cbl-b in human gastric adenocarcinoma cells. J Pathol .2009; 218(2): 248-55. (IF=6)

10.Xu L, Zhang Y, Liu J, Qu J, Hu X, Zhang F, Zheng H, Qu X*, Liu Y*.TRAIL-activated EGFR by Cbl-b-regulated EGFR redistribution in lipid rafts antagonizes TRAIL-induced apoptosis in gastric cancer cells. Eur J Cancer. 2012; 48(17): 3288-99. (IF=5)

11.Ma R#, Xu L#, Qu X*, Che X, Zhang Y, Fan Y, Li C, Guo T, Hou K, Hu X, Drew L, Shen M, Cheung T, Liu Y*. AZ304, a novel dual BRAF inhibitor, exerts anti-tumour effects in colorectal cancer independently of BRAF genetic status. Br J Cancer. 2018;118(11):1453-1463. (IF=5)

产权及专利:

1.发明专利:二苯并氮杂卓二酮类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授权号:ZL201510862683.6,2018-04-10。

2.发明专利:生物碱毒性作用靶点的识别与预测专家系统V1.01,授权号:2018SR045172,2018-01-19。

3.发明专利:一期临床试验项目管理系统[简称:CTMS]V1.0,授权号:2018SR1030594,2018-10-08。

4.发明专利:靶向survivin-XIAP复合物的抗肿瘤多肽Sur-X与用途,授权号:N110713546B,2021-04-20。

5.发明专利:靶向ITGβ5-14-3-3ζ复合物的抗肿瘤多肽B5-X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授权号:202211352975.1,2022-11-1。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1940年9月在延安,经毛泽东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11月,在沈阳合并了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前身为满州医科大学,1911年由日本国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建立)和原私立辽宁医学院(前身为盛京医科大学,1883年由英国苏格兰教会建立)。中国医科大学是卫生部原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8万多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著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担任副部级以上职务百余位,卫生部正、副部长9位,将军4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3位。

  学校设有28个院、系、部。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等6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5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67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内科学(呼吸系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普外)、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0个;“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29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教学项目有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临床医学拔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1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精品课程11门,教学团队2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精品教材2本;省级教学项目有示范性专业7个,品牌专业1个,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重点支持专业1个,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4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13门,教学团队10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实践教育基地(校外)2个,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精品教材8本。有国家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3个,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4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5个,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研究中心3个;有辽宁省医疗中心54个。学校附属3所综合性医院和1所专科性医院,开放床位8304张,牙科综合治疗椅185张。

  学校在职教职工1371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3.7%,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在职的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59人,辽宁省领军人才2人,辽宁特聘教授9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1人。教授级633人,副教授级905人,研究生指导教师994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472人。在校各类学生57799人,全日制在校生16029人,其中博士生1163人,硕士生3951(含七年制)人,普通本专科生9480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439人,附设卫生学校学生996人。

  教师中在中华医学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常委(常务理事)以上者65人,其中担任主任委员者11人(含候任主任委员和名誉主任委员),担任副主任委员者18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1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2个,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3人、卫生部11人次、省级7人次,辽宁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12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05人、千人层次88人。

  学校总占地面积1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2.9万平方米。图书馆是卫生部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东北地区中心馆,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馆藏纸质书刊112万册,电子资源计20TB;订购中外文全文书刊数据库31种,日文医学文献收藏尤其丰富,为全国日文医学文献中心馆。实验动物部是辽宁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和辽宁省转基因动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主办学术期刊16种。

  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以及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地区的82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与世界银行(WBG)、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等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有300多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荣誉职称,先后派出教师5133人次到国外研修和考察,近年来开展了56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34个CMB项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