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临床学院-单丽沈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3-09-09 导师主页
单丽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第二临床学院
儿科学
儿童呼吸过敏,儿童呼吸过敏性疾病
shanls@sj-hosptial.org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小儿呼吸内科副主任 副教授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国家级过敏讲师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青年委员会  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预防食品药物过敏学组  委员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呼吸健康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中国绿色发展基金会环境与过敏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青年委员会(第七届)  副主任委员

东北三省、内蒙古儿童呼吸过敏协作组组长

辽宁省免疫学会儿童免疫分会  常务委员

辽宁省儿童哮喘协作组青年委员会  委员 

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儿科呼吸分会  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过敏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  委员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儿童过敏免疫风湿病分会首届委员会 委员

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教育题库(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题库)》儿科评审委员会  委员

擅长儿童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儿童慢性咳嗽,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婴幼儿喘息等诊断及治疗。日本富山大学研修,并获得小儿科医学博士;德国明斯特大学过敏反应高级研修班学习。曾获亚洲儿科学会 杰出青年研究者奖,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专业青年医生英语专场优秀论文一等奖 。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 2021年度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重点项目):Sirt2调控G6PD乙酰化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10万,项目编号:LJKZ0746, 项目负责人

2. 2021年度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面上项目):Sirt2调控G6PD乙酰化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5万,项目编号:LJKZ0746, 项目负责人

3. 2019年度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计划项目:维生素D通过调控microRNA-34a抑制MEK/ERK信号通路减轻过敏性哮喘幼鼠气道重塑,5万,项目编号:2019-ZD-0778,项目负责人

4. 沈阳市科技专项资金:左心室肌致密化不全患者SCN5A基因研究/5万,项目编号:F15-139-9-35,项目负责人。

5.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TLR7、TLR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相关性的研究/5万,项目编号:2013021017,项目负责人。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1. Hehua Zhang, Han Zhang, Lishen Shan , Yang Xia, Yuhong Zhao, Internet accessibility and incident depressive symptoms in middle aged and older adults in China: A national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J Affect Disord, 2023 Aug 11;340:355-361.(II区共一)

2. Sijie Cheng , Lishen Shan  Hehua Zhang , Zhiying Zhao ,Dietary patterns, uric acid levels, and hyperuricem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Food & Function, 2023 Aug 29;14(17):7853-7868.(I区共一)

3. Zhuying You, Lishen Shan, Sijie Chong, Dietary intake patterns during pregnancy and excessive gestational weight gai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ood & Function, 2023 May;14:5910-5920.(I区共一)

4. 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al microRNA-188 reduces bronchial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in asthma through suppressing the JARID2/Wnt/beta-catenin axis,CELL CYCLE,2022 Feb;21(4):352-367,SCI,第一作者Article,中科院III区

5. LiShen Shan , Qian-Lan Zhou , Yun-Xiao Shang, Bidirectional association between asthma and obesity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Front Pediatr. 2020, 10(III区IF3.418)SCI,第一作者,中科院III区

 

6. Shan LS,Kang XY,Liu F, Cai X,Han XH,Shang YX,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improves airway inflammation through TGF-β1 signaling pathway in asthmatic mice, Mol Med Rep. 2018,18(2): 2088-2096.

7. Shan LS,Hou P, Kang XY,Shang YX, Effects of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the TLR7 and TLR9 genes of asthmatic children, Ann Clin Lab Sci.2018,48(5):601-607. 

8. Shan LS,Kang XY,Liu F, Cai X,Han XH,Shang YX, Expression of vitamin D receptor in bronchial asthma and its bioinformatics prediction, Mol Med Rep. 2018,18(2): 2052-2060. 

9. Shan LS,Liu X,Kang XY,Wang F,Han XH,Shang YX,Effects of Methylprednisolone or Immunoglobulin when Added to Standard Treatment with Intravenous Azithromycin for 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World J Pediatrics,2017,13(4)321-327,Jan 27 . 

10. Shan LSHou PWang ZJLiu FRChen NShu LHZhang HHan XHHan XXCai XXShang YXVandenplas 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rrhoea with Saccharomyces boulardii in children with 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Benef Microbes. 2013 Dec 1;4(4):329-34.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1940年9月在延安,经毛泽东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11月,在沈阳合并了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前身为满州医科大学,1911年由日本国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建立)和原私立辽宁医学院(前身为盛京医科大学,1883年由英国苏格兰教会建立)。中国医科大学是卫生部原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8万多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著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担任副部级以上职务百余位,卫生部正、副部长9位,将军4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3位。

  学校设有28个院、系、部。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等6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5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67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内科学(呼吸系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普外)、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0个;“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29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教学项目有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临床医学拔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1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精品课程11门,教学团队2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精品教材2本;省级教学项目有示范性专业7个,品牌专业1个,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重点支持专业1个,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4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13门,教学团队10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实践教育基地(校外)2个,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精品教材8本。有国家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3个,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4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5个,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研究中心3个;有辽宁省医疗中心54个。学校附属3所综合性医院和1所专科性医院,开放床位8304张,牙科综合治疗椅185张。

  学校在职教职工1371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3.7%,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在职的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59人,辽宁省领军人才2人,辽宁特聘教授9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1人。教授级633人,副教授级905人,研究生指导教师994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472人。在校各类学生57799人,全日制在校生16029人,其中博士生1163人,硕士生3951(含七年制)人,普通本专科生9480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439人,附设卫生学校学生996人。

  教师中在中华医学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常委(常务理事)以上者65人,其中担任主任委员者11人(含候任主任委员和名誉主任委员),担任副主任委员者18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1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2个,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3人、卫生部11人次、省级7人次,辽宁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12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05人、千人层次88人。

  学校总占地面积1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2.9万平方米。图书馆是卫生部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东北地区中心馆,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馆藏纸质书刊112万册,电子资源计20TB;订购中外文全文书刊数据库31种,日文医学文献收藏尤其丰富,为全国日文医学文献中心馆。实验动物部是辽宁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和辽宁省转基因动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主办学术期刊16种。

  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以及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地区的82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与世界银行(WBG)、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等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有300多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荣誉职称,先后派出教师5133人次到国外研修和考察,近年来开展了56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34个CMB项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