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孙丽莎
浏览量:1474   转发量:198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教授
  • 导师类别:硕,博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第二临床学院
  • 所属科室:肿瘤外科
  • 所属专业: 肿瘤学
  • 邮箱 : sunlisha1224@126.com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副教授,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肿瘤学博士/医学博士后;

沈阳市领军人才,中国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盛京医院345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团队实验室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SCI论文多篇(包括Nat Commun,Mol Cancer,eLife等),总IF>100;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四完成人),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八完成人),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等多个省市级奖项。

研究方向:

1、基于多组学特征的乳腺癌精准诊疗体系的建立与转化研究

2、乳腺癌转移耐药新靶点的发掘与转化研究

擅长领域:

1、基于自主创建的大型肿瘤样本库和多组学手段鉴定驱动乳腺癌转移耐药的新靶点,利用团队自主开发的药筛新工具FIPSDock及类器官药敏技术研发高效低毒的小分子靶向药物;

2、针对难治性乳腺癌设计“高效、低毒、个体化”临床新方案,并全面解析创新方案的分子机制,建立新分型以筛选获益人群进行精准施治;

3、利用自主开发的“肿瘤免疫检查点知识图谱”,结合中医理论,研发中药制剂,并面向临床推广应用,服务广大肿瘤患者。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基于多组学特征的乳腺癌精准诊疗基础与转化,乳腺癌转移耐药新靶点的发掘与转化研究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2023


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0万元,在研,主持

2.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万元,在研,主持

3. 中国医科大学高层次才工程项目,30万元,在研,主持

4. 盛京医院345人才工程项目,24万元,在研,主持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第二临床学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0万元,在研,主持

2.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万元,在研,主持

3. 中国医科大学高层次才工程项目,30万元,在研,主持

4. 盛京医院345人才工程项目,24万元,在研,主持


研究成果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建立和诊疗标准化,患者预后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转移和耐药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开发新靶点并创新治疗手段是核心策略。针对上述临床瓶颈问题深入开展乳腺癌新靶点的发掘与转化研究,通过多组学手段鉴定出SOST、TLN1、KK-LC-1等多个极具转化潜力的新靶点,并研发创新药物,提升药物研发“原始创新”核心竞争力。

      1、首次证实SOST既能营造骨转移微环境,且能驱动癌细胞向骨内迁移,进一步筛选出小分子化合物S6特异性靶向骨转移病灶,显著缓解溶骨性损伤,可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提供高效治疗药物(Mol Cancer,IF=37.3,2022,第一作者)。

      2、揭示了FSIP1缺失通过增强自噬导致耐药的新机制(PNAS,IF=9.58,2018),并鉴定出FSIP1可作为CDK4/6抑制剂敏感性的有效标志物(Sci China Life Sci,IF=10.37,2023,第一作者),为耐药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3、创新性鉴定出新靶点TLN1并设计小分子化合物C6,能够显著杀伤三阴性乳腺癌细胞(eLife,IF=8.71,2021,第一作者),为这一类乳腺癌提供了潜在的靶向药物。

      4、首次揭示了CD44lowCD24low非干细胞可以自发去分化为CD44highCD24low干细胞的现象及其调控机制(eLife,IF=8.71,2021,第一作者)。并针对耐药的乳腺癌肿瘤干细胞,创新性鉴定出干性调控新靶点KK-LC-1,阐明KK-LC-1发挥干性调控机制并筛选出靶向药物Z8,为根除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肿瘤干细胞提供全新的小分子化合物转化基础(Nat Communs,IF=17.69,2023,第一作者)。


岗位信息
在岗状态:在岗

工作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科室:肿瘤中心,辽宁省肿瘤创新药物研发工程研究中心,肿瘤干细胞与转化医学实验室





导师经历
人才层次: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

是否具有国际合作:是

是否具有国外访学经历:否

所在团队及任职情况: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团队实验室负责人


导师荣誉
导师荣誉称号: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

所在平台情况: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肿瘤学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学建设单位,拥有抗肿瘤药物协同创新平台,包含5大模块:①辽宁省肿瘤创新药物研发工程研究中心,可为肿瘤基础研究及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有力支持;②肿瘤研究中心生物样本库及质谱平台,引进大型气相液氮自动化样本存储系统,构建了类器官药敏平台及OrbitrapExploris 480质谱平台,同时涵盖样本制备、质控、加工分析、信息管理、多样化储存5大体系;③肿瘤干细胞与转化医学实验室,占地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熟练掌握肿瘤原代培养、CDX模型、PDX模型构建等关键核心技术,具备Incucyte活细胞工作站、Seahorse细胞能量代谢分析仪,BDFACS Aria3流式细胞仪,Octet® BLI K2分子互作分析系统,Zeiss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JEM-1400Flash透射电子显微镜,MMI激光捕获显微切割仪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所需高端仪器;④SPF级动物实验中心,配备大型动物手术室、小动物麻醉机、IVC笼具、活体成像仪、生化检测等设备,可满足本项目的动物实验要求。⑤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学建设单位、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乳腺外科,肿瘤临床试验中心及平台,拥有独立的I期临床试验病房,在完成研究项目临床转化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学生信息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中国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处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