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赵江月,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教研室主任、中国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专业负责人、辽宁省晶状体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兼任辽宁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辽宁省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主委、辽宁省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副会长、辽宁省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负责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和人工晶状体学组委员等学术任职,是科技部重点重大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及《眼科学基础》等教材副主编、编委。获评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及沈阳市领军人才。
作为研究生导师,赵江月教授在白内障屈光手术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及遗传发育性眼病发病机制方向上不断深入。共培养博士后1人,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23人;累计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核心期刊百余篇,累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6项,省/市部级课题十余项.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暨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集眼科医疗、教学、科研、防盲治盲、干部保健等工作为一体,是辽宁省眼科临床重点专科、辽宁省眼科学重点学科、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培育学科)、辽宁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候任主委单位、辽宁省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分委会主委单位、辽宁省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单位、辽宁省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单位。同时设有辽宁省晶状体学重点实验室、沈阳市白内障及遗传眼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中国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专业负责单位、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白内障手术培训学校指定单位、辽宁省及沈阳市眼科干部保健指定单位。
学科现有医生49人,其具有高级职称27人、医学博士37人,有海外研修经历22人,青年医生目前博士后在站6人。担任国家级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以上学术任职21人次、省级学会常委及学组副组长以上学术任职26人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等省市级人才称号12人次,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勇于创新的高层次人才团队。
学科拥有国际一流的眼科检查及治疗设备,持续开展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诊疗新技术。下设白内障、视网膜玻璃体疾病、屈光手术与眼视光学、青光眼、中西医结合神经眼科、角膜与眼表疾病、斜视与小儿眼科、眼外伤、眼整形与眼眶病、葡萄膜病等亚专业,各亚专业优势突出、均衡发展,是目前辽沈地区规模最大、专业最全的医教研复合型眼科医疗机构。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等专业在省内优势显著,是省内唯一的中华医学会白内障学组委员单位,在省内率先开展多项与国际同步的白内障屈光手术新技术。在眼科专科声誉排行榜(复旦版)连续上榜,近年最佳排名东北第四、辽宁第一(在本专业近十年没有中华医学会常委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力),未来随着学科在国家级专业委员会中的地位提升,影响力会进一步加强。
学科建立省内唯一的公立医院本-硕-博-博士后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承担中国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专业的建设工作,是省内最早招收五年制眼视光医学专业人才的教学单位。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眼视光专业位列全国第七,东北第一。学科目前拥有博士后导师1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9人,在站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7人、硕士32人。培养本科生荣获国家级奖学金5人次,第十六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红医杯二等奖)、2022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辽宁赛区本科组二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北部赛区一等奖并成功晋级国赛、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省赛一等奖并成功晋级国赛,培养研究生荣获“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毕业生”1人,为我国眼科学领域输送优质的青年后备人才。
科研工作,学科以省重点实验室为平台,联合美国哈佛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等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凝练了晶状体发育与再生研究、视网膜血管与神经生物学研究、近视发病机制研究、医工交叉研究四大研究方向。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20项,是省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最多的眼科机构,承担省部级课题40余项,同时作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承担横向课题多项。近三年科研能力大幅提升,累计发表50余篇高质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其中中科院分区1、2区论文22篇。重视创新研究,获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专利30余项。
学科重视医学科普工作,以科普的方式将眼健康知识传播给公众,助力“健康中国、健康辽宁”工作。学科是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专家单位,全国大学生近视防控宣讲团团员,辽宁省教育厅近视防控专家组组长单位,坚持线上、线下、入校、入园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宣讲,并就白内障、糖尿病眼病、青光眼等致盲眼病,利用各种媒体及与社区、养老机构合作,全年持续开展健康科普,得到百姓一致好评,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
目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在医疗、教学与科研等各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底蕴和人才储备,具备快速可持续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充分条件,但仍受限于基础环境设备等,待硬件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后,一定会有突破性的飞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将弘扬和践行中国医科大学“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医精神,以病人为中心,用精湛的医术、优良的医德、优质的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集预防、诊疗、康复和保健为一体的全程、优质、高效、便捷的眼健康医疗服务。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Mfn2调控的线粒体网络在晶状体衰老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Mfn2调控的线粒体及线粒体内质网膜(MAM)功能障碍导致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研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Msx2在小眼球畸形中对晶状体视网膜发育及诱导的调控机制研究》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Msx2调控小眼球畸形中晶状体发育的转录机制研究》
5.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白内障精准防诊治研究》
6. 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的血视网膜屏障保护机制技术攻关》
赵江月教授着重于眼科常见疾病及疑难危重病症的诊治,在微创白内障屈光手术、眼内屈光手术矫正近视、远视、散光、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及干眼治疗等领域有着深入研究。其是大力开展个性化白内障屈光手术联合功能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接轨国际、国内新技术,为白内障患者的个性化诊治及获得优质的全程视力和良好的视觉质量提供先进的手术技术。在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ICL/TICL)治疗高度近视、超高度近视领域有较深造诣和丰富经验,是国内率先开展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和中央孔型ICL植入术的专家之一。
在自然科学领域,从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公共卫生学等多角度揭示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头部表面外胚层条件敲除线粒体融合蛋白2基因会导致小鼠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为预防和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提供新的靶点。在视网膜疾病领域,针对影响视网膜及视网膜血管发育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利用头部神经外胚层条件敲除小鼠,探索视网膜疾病、神经疾病及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同时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视网膜疾病患者及糖尿病眼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参与制定《中国白内障围手术期干眼防治专家共识》、《中国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我国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规范专家共识》等专家共识。先后获得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资助,两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十余项省部级课题,总计获得科研经费650余万,发表科研论著百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二十七篇。曾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拥有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
人才入选项目: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
是否具有国际合作:是
是否具有国外访学经历: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教研室主任、中国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专业负责人、辽宁省晶状体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7年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
2020年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20年 沈阳市领军人才
2022年 中国医科大学优秀教研室主任
所在平台情况: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暨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集眼科医疗、教学、科研、防盲治盲、干部保健等工作为一体,是辽宁省眼科临床重点专科、辽宁省眼科学重点学科、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培育学科)、辽宁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候任主委单位、辽宁省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分委会主委单位、辽宁省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单位、辽宁省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单位。同时设有辽宁省晶状体学重点实验室、沈阳市白内障及遗传眼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中国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专业负责单位、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白内障手术培训学校指定单位、辽宁省及沈阳市眼科干部保健指定单位。
学科现有医生49人,其具有高级职称27人、医学博士37人,有海外研修经历22人,青年医生目前博士后在站6人。担任国家级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以上学术任职21人次、省级学会常委及学组副组长以上学术任职26人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等省市级人才称号12人次,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勇于创新的高层次人才团队。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