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夏志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生殖整形、妇科良恶性肿瘤及盆底肿瘤的诊治。
擅长各类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生殖整复、盆底肿瘤等疑难杂症、危急重症临床诊治。妇科泌尿盆底、生殖整复专业在疑难重症临床诊治及危重症抢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每年接收全国及省内外疑难重症会诊300余例次。
全国妇科泌尿盆底及女性生殖整复学科带头人,参与国家全盆底重建及抗压力性尿失禁手术临床手术指南、女性生殖整复临床治疗指南的制定。 技术全面,手术量位居全院前列,妇产科内完成四级手术数量最多术者。承担妇产科大量疑难杂症会诊,产科重症抢救等。
负责和完成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课题二十余项,目前在研课题经费近百万元。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包括SCI在内的文章80余篇,多项课题获奖。主编国内首部妇科泌尿盆底疾病临床诊疗专著《女性泌尿盆底疾病的临床诊治》、另著《妇科泌尿盆底相关疾病临床问答》。参编参译五部著作。发明实用新型专利5项。曾获“辽宁名医”荣誉称号、入选“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省特聘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345人才工程计划”50A、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优秀个人”、“华医纵横榜-中国最具影响力医生排行榜单”、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miR-23a-3p/EGR1调控阴道壁成纤维细胞衰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盆底手术移植物并发症登记及盆底康复预防平台体系建立
中国科技部2021年评价生物盆底修补片用于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评价经阴道前壁生物盆底修补片重建术和合成网片重建术治疗经阴道前壁脱垂效果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中国科技部2021年评价生物盆底修补片用于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评价经阴道前壁生物盆底修补片重建术和合成网片重建术治疗经阴道前壁脱垂效果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HOXA11调节WNT/β-catenin通路在盆底支持组织成纤维细胞中的作用及机制以及雌激素在其中的作用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2019年“AI温控射频技术治疗盆底相关疾病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专项基金:AI温控射频技术在阴道松弛症的应用治疗与评价
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规范化诊治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格隆溴铵、门冬氨酸钾对OAB膀胱粘膜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19年辽宁省重点研发项目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阴道内支架置入技术在治疗女性直肠出口梗阻型排便困难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8年沈阳市科技计划--人口与健康应用技术研究专项:基于大数据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系统干预措施的防治效果评估研究
2018年度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重大专项建设计划(培育)项目: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底功能影响及盆底康复的效果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345人才计划;等科研项目,总计科研研究经费450万元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miR-23a-3p/EGR1调控阴道壁成纤维细胞衰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盆底手术移植物并发症登记及盆底康复预防平台体系建立
中国科技部2021年评价生物盆底修补片用于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评价经阴道前壁生物盆底修补片重建术和合成网片重建术治疗经阴道前壁脱垂效果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中国科技部2021年评价生物盆底修补片用于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评价经阴道前壁生物盆底修补片重建术和合成网片重建术治疗经阴道前壁脱垂效果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HOXA11调节WNT/β-catenin通路在盆底支持组织成纤维细胞中的作用及机制以及雌激素在其中的作用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2019年“AI温控射频技术治疗盆底相关疾病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专项基金:AI温控射频技术在阴道松弛症的应用治疗与评价
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规范化诊治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格隆溴铵、门冬氨酸钾对OAB膀胱粘膜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19年辽宁省重点研发项目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阴道内支架置入技术在治疗女性直肠出口梗阻型排便困难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8年沈阳市科技计划--人口与健康应用技术研究专项:基于大数据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系统干预措施的防治效果评估研究
2018年度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重大专项建设计划(培育)项目: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底功能影响及盆底康复的效果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345人才计划;等科研项目,总计科研研究经费450万元余。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0余项,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医疗三新项目,并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负责和完成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课题二十余项,目前在研课题经费近百万元。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包括SCI在内的文章80余篇,多项课题获奖。主编国内首部妇科泌尿盆底疾病临床诊疗专著《女性泌尿盆底疾病的临床诊治》、另著《妇科泌尿盆底相关疾病临床问答》。参编参译五部著作。发明实用新型专利5项。曾获“辽宁名医”荣誉称号、入选“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省特聘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345人才工程计划”50A、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优秀个人”、“华医纵横榜-中国最具影响力医生排行榜单”、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
多次受邀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作专题讲座及手术演示。2011年作为国内唯一一位受邀学者以国际泌尿协会(IUGA)Trainer(讲师)身份于泰国皇家医院做手术演示及尸检带教,2012年再次以国际泌尿协会(IUGATrainer)(讲师)身份分别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和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进行国内第一期和第二期尸检培训。
2017年7月,分别与德国德累斯顿妇科泌尿中心和意大利都灵圣卡米洛医院微创盆底中心建立“中德盆底重建手术交流中心”和“中意盆底重建临床交流中心”,为专业走向国际化,年轻医生培养,盆底中心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先后到访美国纽约盆底中心、泰国皇家医院、意大利那布勒斯盆底中心、德国德累斯顿医学院等妇科泌尿中心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2023年“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特聘教授)
2022年辽宁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个人
2020年获辽宁省第三届“辽宁名医”称号
2019年入选“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省特聘教授)
2019年入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345人才工程计划”50A
2018年、2019年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沈阳市特聘教授)
2017年获“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优秀个人”
2016年入选“华医纵横榜-中国最具影响力医生排行榜单”
2009年获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
科技奖励:
2021年 “中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2019年入选“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6年 “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
2016年 “辽宁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第一完成人
2016年 “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第一完成人
2007年 “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第一完成人
2007年 “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
2009年 “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第三完成人
2009年 “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第三完成人
2004年 “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第四完成人
2004年 “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第四完成人
2003年“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第三完成人
连续多年参与中国医科大学本科生及七年制学生妇产科学授课工作,受到学生广泛好评。参与国家教材编写及实验课程视频教材录制,自主编写全国首部妇科泌尿盆底专业临床诊疗专著,并获得“优秀著作奖”。定期举办本科生、硕博研究生、进修医生等培训、示范教学,培养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60余名,毕业后就业于各地三级甲等医院,发展前景良好。培训各类进修人员近百名,来自于台湾、北京、上海、广州、湖南、陕西、吉林、浙江等全国各地三甲医院高级职称医生。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