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医院-李明珠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3-09-08 导师主页
李明珠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肿瘤医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药经方防治化疗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
limingzhu198600@126.com

中西医结合医学博士、西医临床医学博士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中医评审专家,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主要成员,辽宁省脑胶质瘤重点实验室主要成员,主持国家级课题及省级课题多项。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始终致力于中西医结合肿瘤诊治和科研工作,运用中医经典方剂在中药、中西医结合防治常见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达到学有专长,术有特色,为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多个中华中医药学会二级学会任职委员,多次参加国内、省内学术会议交流。在本职岗位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在传承发展中医药抗肿瘤特色优势的同时,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肺、乳腺、胃肠、卵巢、宫颈等常见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在针灸联合中药并治不完全性肠梗阻、尿潴留、肿瘤相关难治性疼痛、胸腹水、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方面有专业特长。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黄芪桂枝五物汤外治法靶向miR-15b/IL-17/IL-17RA信号通路调控神经-免疫交互对话对CINP模型大鼠神经保护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编号:82104838.

[2]“基于‘瘀毒郁互结’核心病因病机异病同治方案的创新研究与应用”,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项目编号:2019YFC1708700.

[3]“中药纳米载药控温水凝胶外治通过调控IL-17/17RA信号通路抑制DRG铁死亡对CINP模型大鼠神经保护机制研究”,辽宁省科技厅,项目编号:2022-BS-059.

[4]“⻩芪桂枝五物汤外⽤通过调控 MAPK 信号通路预防和修复奥沙利铂诱导的CINP大鼠神经损伤的作⽤机制研究”,辽宁省科技厅,项目编号:2020-ZLLH-50.

[5]“中药纳⽶⽔凝胶⾜套防治奥沙利铂化疗神经疼痛的机制与应⽤”,辽宁省肿瘤医院-大连理工大学“医-工交叉研究基金”,项目编号:LD202220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1]Emodin regulates cell cycle of non-small lung cancer (NSCLC) cells through hyaluronan synthase 2 (HA2)-HA-CD44/receptor for hyaluronic acid-mediated motility (RHAMM) interaction-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Cancer Cell International,2021,21(1)

[2]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 Can Prevent and Treat Oxaliplatin Induced Neuropathic Pain by TNFα/IL-1β/IL-6/MAPK/NF-kB Pathway, Aging-us,2021,7:5013-5022.

[3]Discovery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Benzo[d]imidazol-containing 2,4-diarylaminopyrimidine analogues as ALK inhibitors with mutation-combating effects,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37(2021)116108.

[4]CircHIPK2 Contributes to DDP Resistance and Malignant Behaviors of DDP-Resistant Ovarian Cancer Cells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Through circHIPK2/miR-338-3p/CHTOP ceRNA Pathway,OncoTargets and Therapy,2021; 14: 3151-3165.

[5]Screening several novel biomarkers for predicting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lung adenocarcinom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2019;12(8):9845-9857

[6]中药封包联合蜡疗治疗奥沙利铂诱导的轻中度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8):2289-2293.

[7]奥沙利铂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研究及其在中医方面应用进展,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20,28(02):278-285.

[8]中医治疗奥沙利铂化疗诱导的神经损伤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辽宁中医杂志,2021,48(01):5-10.

[9]清热燥湿健脾涩肠中药汤剂口服及灌肠治疗慢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03):297-300.

[10]养阴清肺汤联合美洲大蠊研末治疗 30 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华西药学杂志,2018,33(05):570-572.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1940年9月在延安,经毛泽东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11月,在沈阳合并了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前身为满州医科大学,1911年由日本国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建立)和原私立辽宁医学院(前身为盛京医科大学,1883年由英国苏格兰教会建立)。中国医科大学是卫生部原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8万多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著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担任副部级以上职务百余位,卫生部正、副部长9位,将军4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3位。

  学校设有28个院、系、部。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等6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5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67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内科学(呼吸系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普外)、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0个;“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29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教学项目有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临床医学拔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1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精品课程11门,教学团队2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精品教材2本;省级教学项目有示范性专业7个,品牌专业1个,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重点支持专业1个,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4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13门,教学团队10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实践教育基地(校外)2个,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精品教材8本。有国家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3个,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4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5个,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研究中心3个;有辽宁省医疗中心54个。学校附属3所综合性医院和1所专科性医院,开放床位8304张,牙科综合治疗椅185张。

  学校在职教职工1371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3.7%,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在职的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59人,辽宁省领军人才2人,辽宁特聘教授9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1人。教授级633人,副教授级905人,研究生指导教师994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472人。在校各类学生57799人,全日制在校生16029人,其中博士生1163人,硕士生3951(含七年制)人,普通本专科生9480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439人,附设卫生学校学生996人。

  教师中在中华医学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常委(常务理事)以上者65人,其中担任主任委员者11人(含候任主任委员和名誉主任委员),担任副主任委员者18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1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2个,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3人、卫生部11人次、省级7人次,辽宁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12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05人、千人层次88人。

  学校总占地面积1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2.9万平方米。图书馆是卫生部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东北地区中心馆,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馆藏纸质书刊112万册,电子资源计20TB;订购中外文全文书刊数据库31种,日文医学文献收藏尤其丰富,为全国日文医学文献中心馆。实验动物部是辽宁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和辽宁省转基因动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主办学术期刊16种。

  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以及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地区的82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与世界银行(WBG)、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等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有300多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荣誉职称,先后派出教师5133人次到国外研修和考察,近年来开展了56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34个CMB项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